45 岁程序员发帖:我精通各种技术体系,却连个面试机会都很难得到
发布日期:2024-09-07 17:15
来源类型:大众网 | 作者:玛丽·吀琳珥
【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】 【2024新澳免费资料】 【2021年澳彩生肖图十二生肖】 | 【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】 【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】 【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】 【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】 【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】 【新奥天天免费资料单双】 【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】 【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】 【澳门六开彩结果2020澳】 【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】
程序员难逃“中年危机”?
45 岁程序员在国务院网站发帖求职
近日,一位 45 岁的程序员 Mary 在中国政府网留言求职引发关注。Mary 在留言中称:
我是一名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软件开发人员,今年 45 岁,精通 Java 的各种技术体系,包括微服务、大数据等技术,并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,帮助所在公司提升、改造所使用的技术框架,业余我还考取了 PMP 项目管理证书、系统架构师证书,成为所在公司的系统架构师、核心技术骨干。
我对计算机理论的理解也随着实践的增多越来越深刻,我感觉我的职业生涯进入一生中最好的时刻。
在我儿子读初二上学期时,我辞职回家陪伴儿子。半年后,当我再回来寻找工作机会的时候,却发现连个面试机会都很难得到,更别提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了。
现在国家鼓励延迟退休,我觉得,40 岁以上的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此刻正是自身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,他们找工作时不能被年龄限制了。
这则留言在网络上迅速引发讨论,并引起了很多人的焦虑共鸣,有网友认为,“类似情况又何止发生在程序员身上呢?”“很多企业卡 35 岁,是一种人才浪费和年龄歧视。”
事实上,中年危机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,很多行业或企业在招聘时都存在一定的年龄限制。
此前,上海一位高学历、曾任职外企高管的王先生给当地政府写了封求助信,信中称,48 岁的他已经失业 3 年了,他在松江区求职无门,靠微薄的失业金和偶尔挣到的咨询费勉强度日。不过好在最终上海就业促进中心通过协助办理求职登记、指导完善简历、推荐岗位等,帮助王先生找到一份民企市场部副总的工作。
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,大龄求职者比例也在逐年上升。公开数据显示,2020 年 2 月至 9 月,在智联平台投递简历的 35 岁及以上求职者同比增长 14.9%,增速为 35 岁以下求职者的两倍以上;其中,35 岁至 49 岁求职者同比增长 13.5%,50 岁及以上求职者同比增长 32.4%。
不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很多企业在招聘启事里都会设置一道年龄线,不接受 40 岁、45 岁以上的求职者,有时甚至不接受 35 岁以上的求职者。
法治日报认为,中年人再就业难有两个因素:一方面,一些企业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,缺乏社会责任感;另一方面,一些中年求职者预期高、要求高、不太好管理。
程序员的 35 岁危机
对于程序员这个群体来说,35 岁的危机感明显要更重一些。“不要 35 岁以上的中年人,再便宜也不要”。虽没有明文,但 35 岁定律已是国内科技互联网公司招聘标准里的“潜规则”。
此前有资深程序员在接受 InfoQ 采访时表示,“因为程序员的工资普遍高于其他行业,一旦这个行业不要你了,(薪资)可能会面临断崖式下跌,所以才会有危机”。一位 35+ 程序员曾在求职网站自述,他在今年年初被裁后的 2 个月里,疯狂海投简历、面试,只拿到了 6 个非大厂 offer,最终他决定平薪入职其中一家。
35 岁是一道界线分明的职场分水岭,最尴尬莫过于“高不成、低不就”。很多人会选择在 35 岁的当口转型以度过中年危机。
一般来说,35+ 程序员的职业路径主要有三个大方向:技术专家、技术管理、跨行业就业(非技术向)。其中,技术管理是很多程序员都会选择的路,这也是正常的职场晋升流程。不过,并非所有程序员都适合做管理,二者在思维和工作性质上有很大不同,此外,从技术到技术管理要跨过的“坎”也不少。而对于在 35 岁没能转管理的程序员,年龄焦虑则更加明显。有声音甚至认为,“程序员 35 岁之后不转管理只能混吃等死”。
与之对比的是,在国外,似乎随处可见 35 岁以上的程序员。比如 Netflix 高级软件工程师 Rob Fletcher(45 岁)、Prevas A/S 高级软件设计师 Ebbe Kristensen(62 岁)、Actian 公司软件架构师 Roger Whitcomb(60 岁)、DisplayLink 首席软件研究员 Alec Cawley(60+ 岁)等等。已经退休的 65 岁 Python 之父 Guido van Rossum 去年甚至因为觉得退休生活太无聊了,重返职场成了微软“打工人”。
至于中国的程序员为什么普遍遇到 35 岁危机,Juicedata 创始人 &CEO 刘洪清早前在接受 InfoQ 采访时表示,这种差异与两个国家的 IT 行业的发展历史有关。美国的 IT 行业从上个世纪 70 年代开始发展,而中国差不多晚了 20 年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,国内年长的程序员的数量肯定要少很多,中国四十岁以上的第一代程序员,相当于美国六十岁以上的那一代。
自 1994 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始,从 PC 到移动互联网,中国出现了三次大的互联网浪潮,带动国内 IT 行业在最近 10 年 -20 年间获得了井喷式增长,程序员数量也迎来爆发。这促使整个从业者群体的年龄结构更加年轻,再加上管理层的“空白”,公司需要有经验的程序员去做管理。
到这里你可能就明白为什么中年危机会聚焦在 35 岁了。在中国,时代的红利已经让最早的一批程序员(70 后)实现了财富自由,他们用不着焦虑。而随着产业壮大,时代红利渐消怠,80 后成了第一批遇到这个问题的群体。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,而更有年龄优势的 90 后,00 后正在快速成长,80 后程序员的焦虑感可能更重。
如何打破职场中年危机?
35 岁定律就像一把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悬而不落的状态最“折磨”人。但时间永在流逝,没有人能避免 35 岁的来临。如果一个程序员随着年龄的成长,每天还只是在重复做着基础工作,那么当 35 岁来临时,危机大概率也会找上门。
对抗 35 岁危机,不能打无准备的“仗”。最关键的是,一定要对自己有清晰的人生定位。
如果真的热爱技术,希望在技术领域长期发展下去,就要持续学习,以让自己在技术上有积累,有系统化的理解和认知。如果有志向转型管理,那也要做相应的准备,注意培养自己的管理思维。而对于那些觉得干这行不是特别突出,竞争力相对较弱的普通程序员来说,提早准备 Plan B ,探索第二职业,谋求合适的时机转型 ,也不失为明智之举。
总之,无论是继续坚守技术道路还是转型,遵从自己的内心和志趣是最重要的,也都少不了持续学习,方能打破 35 岁悖论。商业世界瞬息万变,必须紧跟脚步才能不被时代抛弃。
除了个人努力突破职业瓶颈,提高自身能力和放平心态外,要想解决中年人找工作难的问题,法治日报认为,还需要有关部门出台针对性强的政策引导、加强培训,需要企业提升社会责任感。
郑幼贞:
9秒前:程序员难逃“中年危机”?
理查德·古尔丁:
5秒前:程序员的 35 岁危机对于程序员这个群体来说,35 岁的危机感明显要更重一些。
佐藤大树:
5秒前:虽没有明文,但 35 岁定律已是国内科技互联网公司招聘标准里的“潜规则”。
连诗雅:
6秒前:一般来说,35+ 程序员的职业路径主要有三个大方向:技术专家、技术管理、跨行业就业(非技术向)。